登录  注册[认证]     
主页 > 制冷系统 > 制冷技术和故障 >

空调器制冷系统充氟的4种不同方法

时间:2019-06-06 18:10来源:来自网络 作者:凯翔 点击:



  在日常空调器维修过程中,制冷系统加注氟利昂基本是采用以下四种方法来操作的。这四种加注方法都可以用,看你的爱好了,选一种你喜欢的吧。
1
  (1)测重量
  在充注氟利昂时,事先准备一个小台秤,将制冷剂钢瓶放入一个容器中,再在容器中注入40℃以下的温水(适用于空调器的低压充注制冷剂蒸汽)。充注前记下钢瓶、温水及容器的重量,在充注过程中注意观察指针。
  当钢瓶内制冷剂的减少量等于所需要的充注量时可停止充注。也可直接称量钢瓶不用加温水。
  (2)测压力
  制冷剂饱和蒸气的温度与压力呈一一对应关系,若已知制冷剂的蒸发温度即可查出相对应的蒸发压力。
  此压力的表压值由高、低压压力表显示出来。
  因此,根据安装在系统上压力表的压力值即可判断制冷剂的充注量是否宜适。
  如空调器的蒸发温度为7.2℃,冷凝温度为54.5℃使用R22。
  查R22的饱和温度与饱和压力对应表,以确定其蒸发压力值和冷凝压力值。
  查表可知:
  R22在7.2℃时相应绝对压力值为0.53Mpa(5.3kg/cm2)
  R22在54.5℃时的相应绝对压力值为2.11Mpa(21.1kg/cm2)
  将此压力换算为表压值即可。
  用高、低压压力表或复合式压力表测试充氟中的制冷系统的高低压压力。
  若高、低压力表表压值符合上述范围即表明制冷剂的充注量合适;
  若高、低压压力均低则表明充入量不够;
  若高、低压压力均高,则表明充入量过多。
  压力测定法较为简便,在维修时经常作用,但是缺点是比较粗,准确度不高。
  (3)测温度
  用半导体测温仪,测量蒸发器的进出口、集液器的出口等各点的温度,以判断制冷剂充注量如何。
  在蒸发器的进口(毛细管前150mm处)与出口两点之间的温差约7—8℃,集液器出口的温度应高于蒸发器的出口处1-3℃。如果蒸发器进出口的温差大,表明制冷量充注不足,若吸气管结霜段过长或邻近压缩机处有结霜现象,则表明制冷剂充注过多。
  (4)测工作电流
  用钳型电流表测工作电流,制冷时,环境温度35℃,所测得的工作电流与铭牌上电流相对应。
  温度越高,电流相应增大,温度越低电流相应减少。
  在风机正常、两器散热号的情况下按空调器工况测电流值作比较。
(责任编辑:凯翔)
咨询制冷技术,制冷设备选型可联系小冷微信号:13758539799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关  闭